欢迎你的到来!
浅谈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 
发布时间:2016-03-1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次】 【打印】 【关闭窗口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基本状况

1、从干涉案的人数上看,呈上升趋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占1%;“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整个刑事案件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占到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

另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1978年以前,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率为5%0020世纪80年代末上升到10%00,到20世纪90年代,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占高校总人数的126%00

2、从案件的类型来看,几乎涉及刑法规定案件的全部。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以盗窃为主的财产型犯罪;以强奸和卖淫嫖娼为主的性犯罪;以报复凶杀为主的暴力性犯罪;以封建迷信和“法伦功”等邪教为主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以营利为目的的赌博犯罪以及计算机违法犯罪和毒品违法犯罪。

3、从造成的后果来看,社会负面影响很大。20015 9日,宁夏某高校学生高某在校外一餐馆吃饭时,看到同班女生石某与同系另一男生在一起吃饭,后又在校门口碰到石某和该男生在一起。因高某多次追求石某不成,产生杀人报复的恶念。当晚10时左右,高某用匕首向石某胸部猛捅一刀,随后又追上石某连捅十刀,后自残。高某被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未遂)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2002年初,清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刘海洋,伤害被关在动物园里保护能力不强的几只熊,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北京某高校学生马忠义携仿真枪绑架两女生以求解脱;天津大学马晓明勒死奶奶,砍倒父亲;某高校学生杀死女友,并将其解肢;四川某大学生用微波炉活烤小狗;北京某高校8名男生集体奸宿“小姐”;南京某学院4名大学生公然嫖娼,被警方查处。

4、从新特点来看,女大学生犯罪日趋严重。20世纪80年代,男女大学生违法犯罪比例为72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74。女生犯罪的性质越来越严重,犯罪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

1、社会原因。一是社会变革导致利益主体、就业途径、分配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不平等现象扩大,使大学生的心理机构和心理定式受到冲击,产生不正确的心态。二是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错位,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不断地被支解;三是受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经不住诱惑、刺激,失去理智。

2、家庭原因。一是对子女的溺爱。200199,广州珠海某高校新生因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和宿舍没有空调,从六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二是家庭的变故。宁夏某高校学生,母亲去世,父亲失踪,虽然在亲戚的帮助下念完了大学,但害怕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走上了“拔剑自刎”的道路。三是父母工作繁忙。20032月,北京某高校黄某参与抢劫锒铛入月。他父母拥有万惯家产,因为成天打点自己的生意,无暇照顾、教育和关心孩子,导致孩子参与抢劫犯罪。

3、学校原因。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主要表现是:会议上讲的多,下面抓落实的少;提要求的多,干的少;工作方法粗疏的多,过细的少。有些领导很少深入下去,不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高校在管理中问题较多,主要是管单不管全、管事不管人、管惩不管教。对学生事先不教育、不预防,等出了问题,才按照规定对号入座,研究处分。至于如何帮教,使学生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悔过自新,做的不深不透。

4、个人原因。高校进行了普法教育,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既不懂得依法约束自己的言行,又不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利益。在调查158名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的违法人员中,因不懂法而犯罪者有81名,占违法总人数的513%。大学生有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自卑、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的人数,要普遍高于一般的社会青年。

 

三、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多年来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经验。它的根本目的是预防犯罪,减少犯罪和打击犯罪。

1、狠抓思想教育。主要是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使大学生知道做人的基本准则,知道运用法律来规范和束约自己的言行,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冲动,知道如何把个人的需要和欲望置于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之下。

2、强化学生管理。主要是“管”、“理”并举。“管”要依法管理,管而有度;“理”要依情而理,理而有节。在对学生的创新管理中,学校领导层要以校长为核心,形成合理的管理机构,严密的管理体系。

坚持以学生为本。必须坚持“三先”原则: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坚持疏理感化。高校学生管理不力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落后,方法陈旧,强权意志,官僚作风。抓好建设队伍。高校要把学生管理当作重要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各部门的管理要分工协作,其抓公管,形成合力。院(系)对学生要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额的管理。

3、正确实施打与防。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把重点放在防范上,放在教育上,放在管理上,而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打击上、处理上、惩罚上。对大学生要坚持帮助教育为主的原则,可打可不打的,应坚持不打;可重可轻的,应坚持从轻;可开除可不开除的,应坚持不开除。一是加强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二是突出重点,抓好有问题学生的帮教;三是把学生组织起来,建立自我防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