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时留意逃生路线
平时就需留意逃生路。火灾逃生分秒必争,需要平时对地形熟悉。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应了然于胸,必要时应进行应急逃生预演,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走投无路了。居民可留意住家附近的安全出口位置。当进入公共场所时,要留意其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设置的“逃生地图”、“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保持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安全、迅速地通过。
家中常备一些消防器材。居住在高层的居民应在家中备置一只灭火器、一根逃生绳、一把剪刀和一只手电,以防不测。当逃生路线全被封堵时,可使用绳子解危;如遇绳子不够用时,可用剪刀将床单、窗帘等撕成布条,结成长绳从高楼逃生。另外,手电可以帮助你从黑暗和混乱中找到疏散通道,尽快逃离火海,并可作为报警工具使用。
先防护再逃生
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的原则是,突发大火后,冷静地观察火情和环境,迅速分析判断火势趋向和灾情发展的可能,抓住有利时机,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和方法,争分夺秒地逃离火灾现场,千万不要迟疑或返回抢拿财物,以免贻误最佳逃生时机。
需要注意的是,火灾中千万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试图躲避火焰或烟雾,这些都是火灾现场最危险的地方,又不易被消防人员发现而获救。也千万不能利用一般电梯作为疏散通道,因为电梯井易产生烟囱效应或断电停运。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防止火灾中产生的有毒烟气让人窒息死亡。
具体到火灾现场,还要针对不同火情,寻求应急逃生的良策:在房内获悉起火后,开门前要先用手触摸门把锁,若温度很高,或有烟雾从门缝钻进,则不可贸然打开房门;若温度正常或没有烟雾钻进,可打开一道门缝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再决定是否逃离。若大火和浓烟封闭通道无法逃离时,只能退守房内采取相应的对策:用湿布条堵塞门窗的缝隙,用水浇在已着火的门窗上,降低温度,等待救援;若所处楼层较高,切不可盲目跳楼。
着火点在本楼层时,应尽快就近跑向已知的紧急疏散口,遇有防火门要及时关上。若楼道被烟气封锁或包围,可弯腰或匍匐前进逃离火场,最好能利用湿毛巾或湿衣服等捂住口鼻,阻挡有毒烟雾;若必须经过火焰区,一定要将衣服用水浇湿、用湿毯子裹住全身或用湿衣服包住头部等裸露部位,万一衣服着火则要用打滚等方式扑灭火苗,不要带火奔跑。
着火点不在本楼层时,应就近向紧急疏散口撤离,若着火点位于上层,要向楼下逃去;若着火点位于下层,且火和烟雾已封锁向下逃生的通道,应尽快往楼顶平台逃生;若向楼顶平台逃生时发现被烟火追赶或向上的通道被封锁时,要果断地改变逃生路线。
若身处被大火包围的楼层内,所有安全通道和向外联系均被切断,也没有任何逃生器具或设施的情况下,此时最好退到卫生间暂避。进入卫生间后要将门窗关紧,缝隙堵严,拧开水龙头放水。特别是浴缸中要始终保持在较高水位,便于取水泼浇门窗,危急时还可躺在浴缸中暂时躲避,提高获救的可能性。
低层可跳楼逃生,若住在二层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可先向地面扔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或者用床单、窗帘等织物撕成能负重的布条连成绳索,系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向楼下滑去。如果被困在三层以上千万不要急于跳楼。
成功逃生后提供有效信息可救他人一命。高层住宅内部复杂,烟雾中消防员搜索人员十分困难,如知道邻居房间有人被困和被困位置,可减少消防员救援时间,成功逃生后可向消防员提供受困者楼层、房间位置、受困人员等简单信息。但不要拉住正在上楼救援的消防员,可向消防车司机、携带对讲机的通讯人员告知信息。
二、家庭火灾这样自救
一般来讲,家庭火灾的发生主要是厨房的煤气瓶、油锅以及家电短路引起的,采取简单的自救行为就可以将火熄灭,防止火灾发生。
家用电器设备、电器发生火灾,要立即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扑救,或用湿棉被、帆布等将火窒息。用水和泡沫扑救一定要在断电情况下进行,防止因水导致电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电视机万一起火,决不可用水浇,可以在切断电源后,用棉被将其盖灭。灭火时,只能从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若使用灭火器灭火,不应直接射向电视屏幕,以免其受热后突然遇冷而爆炸。
厨房着火,最常见的是油锅起火。起火时,要立即用锅盖盖住油锅,将火窒息,如果锅内为少量食油着火,可以投入青菜或别的食物用以降温即可。切不可用水扑救或用手去端锅,以防止造成热油爆溅、灼烫伤人和扩大火势。如果油火撒在灶具上或者地面上,可使用手提式灭火器扑救,或用温棉被、温毛毯等捂盖灭火。
家用液化石油气罐着火时,灭火的关键是切断气源。无论是罐的胶管还是角阀口漏气起火,只须将角阀关闭,火焰就会很快熄灭。如果阀口火焰较大,可以用湿毛巾、抹布等猛力抽打火焰根部,或抓一把干粉灭火剂撒向火焰,都可将火扑灭,然后关紧阀门。如果阀门过热,可以用湿毛巾、肥皂、黄泥等将漏气处堵住,把液化气罐迅速搬到室外空旷处,让它泄掉余气或交有关部门处理,但此时要做好监护,杜绝火源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