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友
董治麟:所有的努力都在慢慢变得清晰

校友简介

       董治麟,党员,安徽宿州人,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2017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校友,硕士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现为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2013-2017 年,多次获得校一、二等奖学金,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省级与国家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证书、“优秀共青团员”“品学兼优毕业生”。2017-2020年,两次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特等奖、国家级二等奖;第九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级一等奖、国家级三等奖;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第十三届国际大学生“合工大智能杯”i CAN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大赛,研究生组全国二等奖。2020-2024 年,博士期间荣获学部级“七一表彰”优秀党员称号,获得社会工作奖与优秀研究生称号,连续三年获得党支部优秀党员称号。Measurement,ISA Transaction,Knowledge-Based System, Measurement and Science Technology 等知名期刊审稿人,被IOP出版社授予“IOP Trusted Reviewer Status”。

校园生活,历历在目

       转眼间,董治麟已从安徽新华学院毕业六年了,初入新华园,文传院的宣传标语映入了他的眼帘,“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的起点。”这句话也引领着他度过了大学四年。

       今日进校立大志,明朝出门步青云。董治麟刚进入大学便坚定了考研的想法,他一直告诉自己要向身边优秀的人看齐。他说:“大学是一个平台,既能让我们学习知识,也为提升自我提供了方向。”

       大学的四年,有很多难忘的时光。说到这段时间最感激的人,董治麟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父亲。在求学途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问题,当内心不够强大,情绪不够稳定时,董治麟选择去与亲近的人进行交流来获取能量。一直以来,父亲都非常支持他、鼓励他。在他心情低落、迷茫时,总能陪伴着他,帮助他走过低谷,更能够给他无限动力去攀登山巅。

       第二个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人是武曙光老师,武老师对待课堂和学术非常认真。董治麟从他身上学到了一种对学术纯粹的追求。除了学习之外,武老师还非常关心他们生活方面的成长。董治麟记得当时武老师推荐他们去观看《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电影中俞敏洪的演讲片段令他记忆犹新、感受良多,在演讲里他切实地受到了激励和启发,从而坚定了人生需要不断拼搏和奋斗,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注入了积极的能量。

研学之路,矢志不渝

       董治麟本科毕业后考取了安徽工业大学的研究生,之后又选择去北京工业大学继续读博深造。他喜欢向优秀的人看齐,喜欢突破自身而不是安于现状。在读研究生的过程中,他碰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导师,仅大董治麟9岁。正是导师的教导和激励,促使他继续研学,选择了读博这条道路,同时他也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在有关深造和工作方面的问题,他建议在达到自己认可的程度之后再去就业。每个人对自身的要求不一样,在奋斗的途中可能会遇到机遇或贵人,要切实地根据环境和自身做好抉择,把握好机会提升自己。他认为无论是否考研,本科阶段的学习都要打牢基础,同时也要认清自己,承认自己不够优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开弓没有回头箭”“霸王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这些例子,都证明了要想成功就需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如果决定走考研这条路,就要勇攀高峰,放手一搏,不能半途而废。

感念母校,寄语吾辈

       大学里的笑容是天真烂漫的,毕业后的笑容则多了一份保留。很感谢新华园带给我的青春回忆,愿大家都能珍惜大学时光,以积极饱满的面貌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最后董治麟想送给学弟学妹们一句他很喜欢的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