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陈小林,女,中共党员,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人。安徽新华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技术专业2013届校友。2018年返乡创业,创立农产品电商品牌“盼年味”与“记乡味”,现任太湖县记乡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太湖县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太湖县助农大使”“安庆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太湖县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增收,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不管走得多远,家乡永远是我们最眷恋的归宿。“小池是故乡、也是梦起的地方!情系小池,来路亦是归途!”这是陈小林的创业感言,她也正以实际行动将小我融入大我,把智慧与力量播撒在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新华园的记忆:从计算机到电商萌芽
初入安徽新华学院时,陈小林和许多同学一样,以为自己的未来将会成为写字楼中的一名白领。那时的她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创业路会和农产品连续在一起。
“当时我们的C语言老师常说,编程思维能解决任何领域的问题。”这句话成了陈小林后来跨界创业的启蒙。课堂上学到的数据库管理、网页设计等技术,在她手中变成了日后管理农产品订单、搭建电商页面的实用工具。
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大二时的创业实训课。“我们组模拟做了一个校园农产品代购平台,从没想过这个课题会在六年后成为我的主业。”陈小林笑着说。那时,为了完成课题,她第一次认真研究起农产品的物流和包装问题,这些经验都成了她后来创业的宝贵财富。
课余时间,陈小林是学校电商社团的活跃分子。“我们经常在实训室里折腾到很晚,研究淘宝店铺的运营技巧。”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尝试,却让她积累了宝贵的电商实战经验。
“在新华,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会了某门编程语言,而是掌握了‘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跨界思维,让她在返乡创业时能够用互联网的视角重新定义传统农产品,最终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助农之路。
返乡创业:让家乡味道“触网”出圈
2013年毕业后,陈小林曾在城市从事电商运营工作,但家乡太湖县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始终牵动着她的心。“每次回家,看到乡亲们的好东西卖不出去,心里特别难受。”2018年,她毅然返乡,决心用电商为家乡“破局”。
创业初期,陈小林走遍小池镇的田间地头考察产品,发现家乡很多人家会自己生产红薯米糖、红薯干、芝麻糖这种农家小点心,而且已经成为小池的特产。于是她计划将这些产品通过电商渠道进行网上销售,并且从农户家采购,再雇佣工人进行包装,通过线上售卖。但是,销售初期效果和反响很一般,陈小林没有气馁,仔细复盘总结经验,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一是商品都是各家手工作坊式生产,虽各有特色但标准不一,进行规模性零售时整体品质不稳定。二是传统包装较为简陋,且运输过程中会因物流、气候对商品的口感会造成影响,导致会损失一部分复购客户。找到了问题,陈小林迅速改进,虚心找手艺好的师傅请教制作了标准化生产流程,为农产品设计了新的真空包装,并注册了品牌“盼年味”。这样一来商品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性也大大提高,销量和客户的好评都双双提升!
现在陈小林主要自产自销红薯米糖、干豆角、芝麻糖等皖南风味的特色点心,以“童年家乡味”为卖点在抖音等电商平台销售。2022年,她还尝试拍摄皖南美食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吸引流量,利用平台找到目标客户,现在年产量超过两百万斤。
助农之路: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真正的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富,而是大家一起富。”陈小林将农户纳入供应链,统一标准、保底收购。2021年,她成立记乡味食品公司,开发黑猪肉、黄牛肉等深加工产品,并打造“公司+农户+电商”模式。
2023年,她的抖音账号《皖南林妹》粉丝突破16万,年销售额超千万元。更让她自豪的是,100多户种植户因此脱贫。“每当老乡们笑着说‘小林,今年我家房子翻新了’,我就觉得这条路选对了。”
深耕乡土,致力于在保留本土美食精髓的同时,推动其跨越乡村界限,迈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农村特色产品的品牌化,以陈小林为代表的一群“新农人”将直播带进了农村,将优质的农特产品带向了大都市。
寄语学弟学妹:脚踏实地,心系乡土
敢想更要敢做:“新华教会我‘知行合一’。如果你有想法,别怕失败,先迈出第一步。”;技术是翅膀,情怀是根基:“我是学计算机的,但最终用技术反哺了家乡。无论什么专业,都能找到与社会的连接点。”;乡村振兴需要青年力量:“农村有广阔天地,缺的是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如果你愿意扎根,这里能成就你,也能被你成就。”
最后,她笑着鼓励学弟学妹:“母校的秋实路教会我‘春华秋实’,只要坚持,你的努力终会结出甜美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