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要闻

我校亮相第二期安徽省高校星火馆科普服务 交流活动并分享特色实践成果

发布日期:2025-11-11

       本网讯(通讯员:刘源)11月6日,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二期安徽省高校星火馆科普服务交流活动在合肥举办。我校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邱国新、副秘书长刘源,科技处副处长潘玲阳受邀出席活动。会上,潘玲阳和刘源代表我校汇报了我校星火馆建设工作成效以及典型特色案例。

       本次交流活动紧扣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省内各高校共探高校星火馆建设运营、资源整合、科普服务升级的有效路径,助力打造公众身边的“星火”科技馆。
       我校科技处副处长潘玲阳从“总体建设、资源特色、模式创新、成效亮点”四大维度,全面介绍我校星火馆发展情况。学校始终将科普工作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以向公众开放实验室、工程中心、科学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展教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在科普资源、人才团队等方面的优势,建成涵盖智能机器人、嵌入式技术、智能无人艇、数字化物流的4个实验室类星火馆,及蝴蝶标本、装配式建筑技术展示的2个展示类星火馆,初步形成了“科技+自然+工程”多领域覆盖的科普阵地矩阵。2025年,6个星火馆累计开放176天,服务公众超5000人次,成为学校科普服务主力阵地。此外,学校还依托星火馆举办网络信息安全、废水回收利用等科普讲座十余场,开展生物标本制作大赛、无人艇航行大赛等活动,协办第十六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实现“以赛促科普、以活动强认知”的育人目标。
       在资源转化与活动创新方面,我校科学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刘源以智能无人艇星火馆为典型特色案例,围绕“技术展示+互动体验”建设成果作相关发言。睿航无人艇团队作为安徽省内唯一专注10米级以上无人艇研发的高校应用型科研团队,将自主航行、智能避障、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及无人水环境监测船、智能养殖船等装备,转化为智能无人艇星火馆的核心科普资源,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开幕展中,获我省有关领导现场调研肯定,相关技术已对接交通、农业、水利部门推进实际场景落地。
       在资源转化与活动创新方面,我校科学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刘源以智能无人艇星火馆为典型特色案例,围绕“技术展示+互动体验”建设成果作相关发言。睿航无人艇团队作为安徽省内唯一专注10米级以上无人艇研发的高校应用型科研团队,将自主航行、智能避障、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及无人水环境监测船、智能养殖船等装备,转化为智能无人艇星火馆的核心科普资源,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开幕展中,获我省有关领导现场调研肯定,相关技术已对接交通、农业、水利部门推进实际场景落地。
       此次参会为我校搭建了与省内高校交流学习的桥梁。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针对当前科普工作中“规章制度待完善、学科转化差异大、人才激励需加强”等问题,加快制定科普工作短期与中长期规划,开发系列化品牌科普活动,提升科研人员科普转化能力,推动星火馆建设向规范化、常态化、特色化迈进,为全省高校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华力量。
(审核:邱国新  责任编辑:陈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