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12-07-05
6月29日,国际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小分队由副院长程宏云带队,一行8人前往宿松县复兴镇华阳河农场开展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华阳河农场毗邻风景名胜小孤山,南临长江,北倚黄湖、龙湖、大官湖三湖,面积达103平方公里,耕地10万亩,水面3万余亩。农场下辖四个分场,以种植棉花、芝麻等经济作物为主,是安徽省农垦规模最大的农场。
实践队到达目的地后,华阳河农场场长、党委书记等领导班子一行热情接待了大家,并为实践队队员们妥善安排了食宿条件。
实践活动一:温馨走访留守儿童
7月1日是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一天,一大早,在华阳河农场第四分场小学赵校长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深入基层,走乡串户,向留守儿童家庭送去温暖,同时为下午的支教活动做好宣传工作。
实践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
实践队向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具
实践活动二:开展“爱心课堂”支教活动
7月1日中午,实践队队员们早早的在教室调试好投影仪和电脑,等待上午召集的留守儿童前来上课。下午上课的铃声还未敲响,就有几个孩子提前来到教室,一会工夫,教室就坐满了。
队员们把支教活动命名为“爱心课堂”,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趣味语文、英语和美术。课堂上,从未接受过多媒体教学的孩子们被有趣的课件所吸引,纷纷簇拥在队员旁边观看电脑上的内容。天气炎热,细心的实践队队员还为孩子们买来冷饮消暑。
爱心课堂的教室中来了一位大朋友,原来是一个孩子的父亲闻讯前来听课。课间,队员们与这位家长进行交流,了解了当地留守儿童家庭的情况和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实践队队员们在声情并茂的开展支教活动
小朋友们举起今天的作业和大家合影
实践活动三:播放爱国主义影片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7月1日正值建党91周年,实践队精心挑选了爱国主义影片《建党伟业》在农场的文化广场播放。文化广场是农场居民的主要休闲娱乐场所,每当傍晚时分,广场上就聚集满了锻炼身体、跳广场舞的群众。经过与相关负责人的联系,7月1日傍晚,文化广场的LED大荧幕上准时播放起了《建党伟业》,吸引了周围居民前来观看,这一举动,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励大家为建设好伟大的祖国而拼搏、奋斗。
实践队在文化广场向华阳河人民送去节日问候,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建党伟业》
实践活动四:华阳河农场棉科所调研
7月2日,实践队一行前往华阳河农场棉科所调研,棉科所负责人热情接待了调研团。
该场棉科所以培育棉花和油料作物为主,培育的华农413、831和皖棉7号~9号等优良品种及优质棉丰产技术推广曾分别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生产的优质芝麻还出口销往东南亚一带,深受外商欢迎。
实践队不仅对棉科所的规模、运作方式、农作物种植情况进行了调研,还来到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劳作。棉花整枝、大豆间苗、松土,虽然是简单的农活,但对来自城市的队员们来说,要做好也并不容易。经过棉科所工作人员的指导,队员们纷纷卷起衣袖,投入到劳动中,不一会儿,原本杂乱的田地就面目一新了。烈日炎炎,豆大的汗珠从队员们脸颊滴落,但队员们笑得很甜。他们说,在晴空旭日之下,亲历亲为,感受这种农作的乐趣,重新体验孩提时那首《锄禾》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回味,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我劳作,我快乐
实践活动五:华阳河农场自来水厂调研
华阳河农场总人口约1.96万人,从业人员约8100人,是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型国有农场。如何解决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就显得尤其重要。带着这个疑问,7月3日,实践队员来到华阳河农场自来水厂进行调研。
在自来水厂,队员们仔细观察了水厂的消毒设备、平流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等,每到一处都详细的听取了自来水厂负责人就设备的功能和作用的介绍,了解到华阳河农场的用水都要经过混合、反应、沉淀、过滤和消毒这几个过程,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为全农场人民营造一个和谐、安心的饮水环境。
实践队观摩水厂设备、与工作人员交流
实践活动六:华阳河农场发展模式调研
对华阳河农场的发展模式进行调研,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7月3日下午,在农场办公楼会议室,农场领导班子与实践队队员们就农场的发展历程、运作模式和远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
通过调研,我们得知华阳河农场自建场至今,经历了企业调整时期、动荡时期和全面振兴时期。农场的运作模式也从早期的“农场吃国家、职工吃农场”的大锅饭制度,发展为创办职工家庭农场模式。近年来,为了更好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更是采用了场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管理体系。
未来,华阳河农场的远景规划主要体现在建设滨江白城、建设工业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高效农业、打造现代示范农业区这五个方面。
调研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们还就如何帮助当地经济更好的发展献言献策,例如人才引进方面、如何树立华阳河的品牌、如何打开农产品的销路、农作物的套种问题等,队员们的开阔思维和激情澎湃的发言得到农场领导的认可和好评,并表示将来要持续开展企业与院校间的沟通和实践。
实践队与农场领导交流、调研
7月3日,国际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安全返回合肥。(文/黄喆,图/黄喆,审核:程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