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学工作会议】教学工作计划明确八项重点工作
发布日期:2012-02-15
在2月13日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上,副院长马凤余作了主题为“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加强教学建设与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工作计划解读,结合评估工作,提出了2012年度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的工作措施。
马凤余指出,学校2012年的教学工作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为主线,大力推进教学基本建设,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促使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工作目标,要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准确把握,扎实做好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全面找出我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照评建工作任务分解表,进一步明确评建工作的任务和责任,周密细致地做好自评与整改工作。
二是以评促建,夯实教学质量保障基础平台。要进一步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凝练方向,强化应用,搭建平台,打造团队,为“升硕工程”打好坚实基础;加大对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三是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改革创新,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建设。营造卓越工程师成长软环境,探索、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四是加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力度,强化过程管理,注重结项项目后续建设和项目建设成果的推广,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逐步推进质量工程“量化”管理,力争获得国家级项目,认真落实两级两类检查,加强结项项目的后续建设与项目建设成果的推广,充分发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加大课程建设力度,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三纲两书”。大力推进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合格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积极落实素质拓展课程、思政课程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建立“课程模块中心论”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理顺课程建设归属问题,合理调配校内人、财、物等资源;全面制(修)定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和实习指导书;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体系,规范教材建设,逐步转变教材管理职能。
六是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落实“一主线、四层次、五平台、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完善“校—院—系”三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将教学管理重心向实践教学管理转移;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启动“领航工程”计划,加大对新生的专业教育,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毕业设计(论文)有机结合。
七是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以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为重点,打造一支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多方面协调发展的专兼结合、高素质的核心队伍;以专业团队、课程团队、科研团队建设为抓手,积极引导教师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服务型转变;投入专项经费,成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制定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建设方案;成立专项听课小组,开展全面的课堂教学质量摸排工作;启动课程组研讨活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八是以评促管,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过程监管和质量控制。健全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将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估相结合,明确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要素;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文/张志彦,图/陆如海)